巴中利民碾米厂秘密通延安
1941年至1945年,巴中城郊南池溪畔开办了一个“巴中利民碾米厂”。这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叶剑英决定开办的一个地下工厂。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叶剑英考虑到“国民党当局有可能对我党驻重庆办事机构实施突然袭击”,为有所准备,决定东起重庆青木关、中经巴中、北至南郑,建立一条地下航线,以便在紧急情况出现时,通过这条交通线将暴露了的同志转移到延安。
周恩来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中国工业原料公司”,这个公司设在重庆市中区郝邮街50号,经理孙有余,亦为公司地下党的负责人。公司先选派了一批有地方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的人,带上机具等密奔巴中。“利民碾米厂”经理黄绍辉,川北盐亭人,1938年加入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经济工作。他们到巴中,不接触地方党组织,只开展碾米、卖米活动。
1943年春,巴中“利民碾米厂”在巴中城郊南池溪畔创建后,勤苦经营,生意红火。又因黄绍辉善于社交,各方关系融洽,从无破绽。
“利民碾米厂”有13个中共党员,他们在祖国山河遭日寇铁蹄践踏的岁月,心如刀绞,除勤业外,还不时分散而隐蔽地参加一些抗日救亡活动。在巴中城掀起抗日宣传高潮之时,他们再也憋不住了,准备了讲演材料。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不上街宣传,只利用民间节日进行活动。巴中城区人民有正月十六登南龛“消百病”的习惯,人们把这一天叫登高节。到了这一天,城乡数万人上山游耍。所以,1943年的正月十六,“利民碾米厂”的地下党员上了山,以游客身份,四处进行讲演。山上一万多人,从中午到天黑,专心听取为什么抗日、如何抗日的宣传讲演,特别是演唱抗日战歌,更扣游客心弦,许多人在表演者演唱之后,要求将他们教会方才离去。
巴中中学、巴中女子中学、巴中简师的学生,在刚上新学期的翌日,亦到南完登高,听到“山对山来坡对坡,祖国一派好山河,山上杜鹃红似火,弯弯河水绕山脚,哥哥上山采杜鹃,妹妹河边看白鹤,叫声妹妹莫要走,带上红花再归阁”,“‘七七事变’枪声起,日寇践踏我山河,杜鹃花树连根除,清清河水浑浊浊,妹妹遭到狼践踏,哥哥离乡到延河,什么时候再相见,打败鬼子同唱胜利歌”这一对唱后,热血沸腾,高呼抗日日号,在南龛山上贴满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随后罢课,上街游行,进行抗日宣传,高呼:“上前方,打东洋,保祖国,保家乡!”不少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军,奔赴前线,抗击日寇。
抗日战争胜利后,“利民碾米厂”随南方局迁往上海。黄绍辉解放前夕牺牲于重庆。
(张秉直搜集整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