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双泉乡区划沿革|历史沿革

双泉乡所辖区域,清朝前属谁辖,已无从查起。据碑竭考察,清顺治年间。双泉属四川北道保宁府通江麻巴里八甲。

光绪三十年(1904年)双凤属通江县南二区刘坪乡所辖,双凤为八保,保下分为八甲。其中现在的清溪村属刘坪辖。

民国十六年(1927年),实行区团制时,整个双凤属刘坪乡辖,双凤分六个团设团政,团下设甲,一甲设甲长,甲下设牌首。

安良团:辖现在整个双泉村。

金峰团:辖现在高岭村一,四、五、六、七、八组。

支方团:辖高岭村二、三、九组(其中李家坡坡上属刘坪管辖)。

义和团。辖白马村(其中苟家属三溪管)。

上双合团:辖现在整个重石村。

下双合团:辖清溪村,包括曲滨光明村的伍家缘在内。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到通江,1933年正月到双凤,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省时,双凤属赤江县刘坪场区辖,划为第二乡苏维埃,下辖五个村。

1935年红军撤出双凤后,双凤属刘坪场联保办事处辖,保甲如故。双凤为第五保,保下分甲,设保长、甲长,甲长可连任,在临解放时成为挨门甲。

双凤于1949年农历11月21日解放,所辖区域未变,行政设置保甲如故。

1950年秋废除建国前保甲制,成立了农协分会,下设农协小组。这时双凤属广纳区
三溪乡辖(其中清溪村清溪沟、秦家橡又属刘坪乡辖)。

1952年5月建乡划政,双凤成立了乡人民政府,属铁佛区辖。乡下辖五个村。

1952年建立互助组,全乡组织机构及区划基本上无变动。互助组是以自然村落方便生产而定。它分为常年性、季节性、临时性三种,全乡共成立互助组119个。

1954年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截至1956年全乡共建初级社23个,入社农户达94.6%。

1956年8月至1957年贯彻中央《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全乡由初级社分三批转为高级社(又名联社)。

第一批:1956年秋以红光社为主体并三、四、十八共四个初级社,以光明(现曲滨光明村)为主体,合并何家湾、清溪沟、上何家湾共三个初级社。

第二批:1957年春以灯塔社为主,合并六、十七、五、十九共四个初级社。

第三批:1957年秋以十五社为主体,合并十四、十六、二十三共四个初级社;以九社为主体,合并十、十一、十二、十三、七、八共七个初级社。入社农户1082户,占全乡总农户的94.6%,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曲滨建乡,光明村被划到曲滨,由曲滨乡所辖。

1958年8月建立双凤人民公社,双凤乡人民委员会改为双凤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公社下辖五个管理区,管理区下辖生产队。

1964年开展第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小四清”)实行农业体制改革,财权下放,以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全社所有区域从新划分,划分五个大队,二十七个生产队。

1980年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和健全各种生产责任制,撤销红光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双凤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将双泉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更为双泉乡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组。

2020年,撤销双泉乡、文峰乡和三合乡,将原文峰乡、原双泉乡和原三合乡尖山坪村、胜利村、补巴石村、插垭子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铁佛镇管辖,铁佛镇人民政府驻刘坪社区刘坪街236号。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双泉乡区划沿革|历史沿革
双泉乡所辖区域,清朝前属谁辖,已无从查起。据碑竭考察,清顺治年间。双泉属四川北道保宁府通江麻巴里八甲。 光绪三十年(1904年)双凤属通江县南二区刘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