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平梁城史实简述
平梁城,在州西二十五里的平梁山上。其山形高大而上平阔,周数十里,四围俱悬岩,石壁如城,莫可攀援,惟四隅有小径可通。其城于宋淳祐十一年(1251)由都统张实奉命率巴州军民创筑,取扫平梁州之义。
一、平梁城与元蒙寇蜀
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虽踏遍欧亚大陆,却在四川地区受阻长达五十余年之久,使“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的战略无法实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四川军民采取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方针,构筑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如臂使指,气势联络”的山城防御体系。据《元史》记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安西王相府给元朝廷的奏疏中说:“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礼义城等处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镇守,余悉撤毁”,这当然是言其大者要者,但仍可见其为数之多。
由这八十三个山城组成的防御体系,不仅在抗元战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积极的防御作用,而且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正如明代合州人邹智在《跋〈钓鱼城志〉后》中所说“……无蜀,则无江南矣,宋之宗社岂待崖山而后亡哉”。在这八十三城中,巴州的平梁城在整个抗元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1.平梁城创筑的时间
据明代文献学家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川北道》中记载:“宋淳祐都统张实创筑,取扫平梁州之义也。”又据清代黎学锦等修撰的《保宁府志·古迹》中记载:“张实筑平梁城题名记:大宋淳祐十一年都统制忠州刺史环卫张实,大使余龙学率诸军创平梁城,山名取抚平梁州之义……正月九日兴工,三月既望毕。纪地名、纪岁月,庶知此城为兴复之基云。”
从以上明清两朝的记载来看,创筑平梁城的人应该是张实,创筑的时间是宋淳祐十一年(1251),从农历正月九日开工修筑,到三月十六就竣工,只用了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并且城“高一丈,周数十里。四隅有门,门皆三重”。
关于张实其人,据元代脱脱等撰的《宋史·余玠传》中记载:“玠之治蜀也,任都统张实治军旅……”也就是说张实在宋淳祐十一年奉命修筑平梁城。张实,生年不详,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人,任余玠都统以协治军旅,宋淳祐五年(1245)创筑巴州的小宁城(今平昌县境内)、宋淳祐九年(1249)创筑通江的得汉城、宋淳祐十一年(1251)创筑巴州的平梁城。余玠死后,张实继任制置使负责防守马湖江(今雷波至宜宾之金沙江),宋宝祐六年(1258)十月被元兵所杀。
2.平梁城创筑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清道光《巴州志·山川》中记载:平梁山“山形高大而上平阔,周数十里,俱悬岩峭壁,莫可攀援。惟四隅有小径可通,上下亦崎岖逼仄,不可驰骋……”这样的地势条件是符合当时余玠“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防御方针的。具体说,平梁山筑城有三个优势——
山势险峻,占有良好的战略位置和地形条件。“地则坐据要地,壁立万仞,天人助顺,汉中在掌握矣”,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平梁山作为依山筑城的防御城池,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清道光年间,巴州代理知州福建人朱锡谷,在其编纂的《巴州志》中,更为详细地对平梁山的地形地势作了记载:“出州城西行十余里,山渐高,迤逦以至平梁山下,雉堞参差,望之如天半赤城,缥缈在空际。四围皆悬崖峭壁,仅微径可上,既入城,则平野豁然矣。”
山顶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可供耕种,水源充足,后勤保障条件较好。这在冷兵器时代,依恃山水之险,亦战亦耕,既可长期坚守,又不至于困死于山上。“平梁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四围石壁如城,其上平坦,有地数十亩,古寺龙泉二水,四时不竭。”据清道光《巴州志·山川》记载:平梁城“山形高大,周数十里”,1994年版《巴中县志·文化》中也记载:“……上有良田清泉,可驻万人之师。”由此可以推断,既然“周数十里”,可“驻万人之师”,肯定不止“有地数十亩”。通过笔者实地调查和核实,平梁城顶部面积约十平方公里,这就不仅可以供驻军使用,战时还可以迁徙部分避难的百姓居住。
“平梁城在州西二十五里平梁山上。”二十五里距离巴州治所也是相当近的,只要一有战事,州之治所就可迁到平梁城中,也便于疏散百姓,进行坚壁清野,实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3.平梁城与四川的抗元斗争
元蒙寇蜀与余玠治蜀。蒙古贵族攻宋,始于宋绍定元年(1228),结束于宋祥兴二年(1279)。其对四川地区的大举进攻,是从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七月窝阔台汗“遣达海绀卜征蜀”开始的。宋端平三年(1236)十月,蒙古攻下成都,占领了蜀中大部州县,不久又全军撤出。宋嘉熙四年(1240)和宋淳祐元年(1241)又两破成都。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于宋淳祐二年(1242)任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以“自许当手挈全蜀还本朝”的抱负,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赴任的。余玠到任之后就贴出招贤榜,“集众思,广忠益……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在认真调查研究之后,他总结了四川各地结寨自保的经验,决定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以步制骑,建立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于是,四川各地迅速响应,纷纷筑城修寨,出现了许多山间壁垒。也就是说在四川境内布下了许多战斗据点,以屯兵、积粮、保民、战守,各据点之间相互声援,又以各通航河流或官道为联络线,点线结合,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这对遏制蒙古军队(尤其是骑兵)的攻扰,坚持长期抗战,起了很大作用。
平梁城在抗元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余玠自宋淳祐二年(1242)出任四川制置使,八年之间先沿长江,后逆长江各支流北上,建筑了20个成体系的山城。袁庭栋在《宋末四川的抗蒙战争》中指出:“这个体系的后卫线以四川制置司所在地重庆城为中心,以嘉定凌云城、合江神臂城、万县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为两翼。前方线则以合川钓鱼城为中心由会注于钓鱼城下的嘉陵江以及嘉陵江支流沿线的多功城、青居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小宁城、平梁城、大良城、铁峰城、沿沱江流域的云顶城所组成”,“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
巴州的平梁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于宋淳祐十一年(1251)由都统张实奉命率巴州军民创筑的。
平梁城修建在高山险崖之上,开山采石,垒石为城,伐木为材,架材为屋,虽是就地取材,但工程浩大而艰苦。然而,巴州人民和抗元将士们,在不长的时间,创造出十分惊人的奇迹。“平梁城的修筑更短,‘正月九日兴工,三月既望毕’,只用了两个多月。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这是办不到的。”
创筑平梁城时,余玠即在小宁、平梁、得汉诸城之间活动,并亲率“诸将巡边”。平梁城既筑,且“坐据要地,汉中在掌握,将以为兴复之基……”,并形成了“西有平梁,东南有小宁,两城屹然,实为州境保障”的格局。有了后方根据地,余玠任主修小宁城的谭渊为“利东路军总管”、“权知巴州”,自己亲率中军“北伐”抗元。在宋元钓鱼城之战中,合州城、渠县的礼仪城、通江的得汉城、巴州的平梁城等十数城互为犄角,牵制了蒙哥汗对钓鱼城的进攻,这些都说明了平梁城在抗元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二、平梁城与白莲教起义
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七日,湖北宜都、枝江交界的温泉窑一带爆发了张正谟、聂杰人等领导的反清斗争,揭开了白莲教大起义的序幕。
巴州知州常发祥“迁民于平梁城,结寨堵御,安设粮站,团练乡勇,剿捕贼匪”,号令“乡村各倚寨硐自固”实行坚壁清野,并侨治州署于平梁城内严公台下。至今,当地村民仍将当年权治州署衙门遗址所在地叫衙门田。
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四川总督勒保率大军至,“追剿四十里,杀贼数千于九节梁(今巴州区梁永镇宏福村——笔者注),遂率州守驻师平梁城。”嘉庆七年(1802)九月,“方山贼平,州民乃渐次复业。”白莲教军在遭受清军不断打击和重创的情况下,转入巴山老林之中,继续坚持斗争,“至十年擒捕始尽”。
平梁城,作为巴州抵御和抗击白莲教军的根据地和堡垒,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防御和打击作用。从嘉庆二年(1797)侨治州署,至十年(1805)“乃复故治”,巴州州署衙门权治于此,“得以十年保聚,不至流离失所者,此城之力也。”
三、平梁城与张必禄墓
在平梁城内有抗英名将张必禄的墓园,因碑刊咸丰帝御赐的祭文和碑文,规制等级也相对较高。墓园虽毁于“文革”之中,然遗址遗迹还依稀可寻。趁湮没之前,笔者数次实地调查,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简述于后。
1.张必禄其人
参见:
https://www.sharexbar.com/post/940
https://www.sharexbar.com/post/880
2.张必禄墓与“武壮佳城”题刻
咸丰元年(1851)八月,张必禄病死于镇压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的途中。
据《巴中名胜》记载:张必禄墓占地5亩余,墓前有方形石桅杆一对,高一丈五,顶端狮形装饰。有石碑两块,上刻咸丰帝御赐祭文和碑文。碑前有大石狮一对。有石铺坟坝,坟坝两侧有石雕人、马、虎、犬、羊等对称排列,墓地前后古柏森森。“文革”中改土造田,墓室、石雕等被毁,并有人挖坟拆棺,见宝剑、衣袍尚好。根据亲历者及文管所工作人员的描述,笔者推测平梁城张必禄墓应是衣冠冢。如今,惟有墓表耸立,亦可窥见当年墓园的规模与规制。
“武壮佳城”题刻,刊錾于平梁城西城门瓮城之外的石崖之上。咸丰壬子(1852)冬月,巴州吏目应城人孙基所书,书法雄浑遒劲,有刚勇之气。“武壮”是张必禄死后,咸丰帝根据其生前事迹和德行给予的“谥号”。“佳城”是中国古代人们视死如生思想的体现,古人把为亡者所建的坟墓称“寿堂”或“佳城”,皇家则称“陵”。“武壮佳城”的大概意思就是武壮公的墓地,也可理解为埋葬武壮公的地方。
(作者:彭从凯,有删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