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道平昌段考察记:古道经行尽遗迹
引言
唐天宝年间(742—755),唐玄宗李隆基为满足宠妃杨玉环食新鲜荔枝的喜好,建起一条从南至北专供运输荔枝的驿道。驿道以唐王朝涪陵郡为起点,经子午道到达京师长安,全长1000余公里。北宋时期,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江南西道十八·涪州》中,把从涪陵“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四十里”连接川东北、陕南、鄂西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命名为“荔枝道”,“荔枝道”这一称谓被沿用至今。
荔枝道由南北两段构成,北段袭用子午道,从长安到西乡县的子午镇;南段则由子午镇至今重庆市涪陵区,故南段亦称“洋巴道”,因穿越巴山,又名“小巴间道”。
荔枝道从南向北的线路为:重庆市涪陵区(妃子园)——垫江——梁平——四川省大竹——达县——宣汉——平昌(岩口乡、马鞍乡)——万源——通江(龙凤场镇、洪口镇、澌波乡)——万源——陕西省镇巴——西乡,最后入子午道,至西安。
荔枝道因与杨贵妃有关,千百年来,被掺杂了许多政治因素和人为因素,也被赋予丰富的人文内涵。2018年3月26日至27日,记者与市文联岳鹏先生,在平昌县马鞍乡、隘口乡干部陪同下,经过两天时间,对平昌县境内的荔枝道进行了踏勘和初步考察。沿途踏实的梯道和凸凹的石板路被漫长的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斑驳,古道或掩埋于荆棘荒草中,或起伏于田畴树林里,或穿越悬崖峭壁间,过沟跨涧,翻山越岭,蜿蜒曲折,行走艰难。徒步古道,众多遗迹不时映入眼帘,使人倍感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荔枝道平昌段起于岩口乡与宣汉县马渡关镇交界的沙溪河西岸,止于马鞍乡中营村三组与万源市鹰背乡瓦子坪村任斋公组交界的竹筒沟。地势南低北高,海拔由马渡关镇沙溪河300余米抬升至竹筒沟1000余米,落差700余米。经平昌县岩口乡、马鞍乡辖地,由低到高、从南至北,起伏在两乡盘亘的山脊上,长约35公里。
为了记叙方便,便从荔枝道平昌段北段起笔。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