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梁城与元蒙寇蜀

十三世纪,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凭藉着强悍的蒙古骑兵,克西夏,灭金,败宋,降西域,铁蹄踏过俄罗斯,骄横不可一世。然而,踏遍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南征途中在四川地区受阻长达五十余年之久,使“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的战略无法实现。宋开庆元年(1259)“七月,蒙古宪宗蒙哥卒于合州城下,大军北还,合州围解”(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

平梁城遗址
平梁城遗址

五十余年间,前后指挥进攻四川地区的蒙军统帅就有两个大汗(蒙哥汗、忽必烈汗)和三个皇太子(拖雷、端阔、忙哥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四川军民当时所以能抗御蒙古铁骑的进攻长达五十余年之久,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采取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方针,构筑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宋史.余玠传》)的山城防御体系。

据《元史》记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安西王相府给元朝廷的奏疏中说:“川蜀悉平,城邑山寨洞穴凡八十三,其渠州、礼义城等处凡三十三所,宜以兵镇守,余悉撤毁” (《元史.本纪第十.世祖》),这当然是言其大者要者,但仍可见其为数之多。在这些山城中最著名的是“金堂的云顶城、蓬安的运山城、苍溪的大获城、通江的得汉城、奉节的白帝城、合川的钓鱼城、南充的青居城、剑阁的苦竹城。姚遂《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元文类》卷四十九)载,元人称此八城为‘四川八柱’,并说自从余玠‘议弃平土’,筑垒城池,‘号为八柱,不战而自守矣’”(曾星翔著《得汉城与四川八柱》)。

由这八十三个山城组成的防御体系,不仅在抗元战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积极的防御作用,而且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奇迹,正如明代合州人邹智在《跋〈钓鱼城志〉后》中所说“……无蜀,则无江南矣,宋之宗社岂待崖山而后亡哉”。在这八十三城中,巴州的平梁城在整个抗元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平梁城创筑的时间

据明代文献学家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卷之二十五.川北道》中记载:“宋淳祐都统张实创筑,取扫平梁州之义也”。

又据清代黎学锦等修撰的《保宁府志.卷十五.古迹》中记载:“张实筑平梁城题名记:大宋淳祐十一年都统制忠州刺史环卫张实,大使余龙学率诸军创平梁城,山名取抚平梁州之义……正月九日兴工,三月既望毕。纪地名、纪岁月,庶知此城为兴复之基云”

从以上明清两朝的记载来看,创筑平梁城的人应该是张实,创筑的时间是宋淳祐十一年(1251),从农历正月九日开工修筑,到三月十六就竣工,只用了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并且城“高一丈,周数十里。四隅有门,门皆三重”(清.道光《巴州志》)。

关于张实其人,据元代脱脱等撰的《宋史.余玠传》中记载:“玠之治蜀也,任都统张实治军旅……”也就是说张实在宋淳祐十一年奉命修筑平梁城。张实,生年不详,四明(今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人,任余玠都统以协治军旅,宋淳祐五年(1245)创筑巴州的小宁城(今平昌县境内)、宋淳祐九年(1249)创筑通江的得汉城、宋淳祐十一年(1251)创筑巴州的平梁城。余玠死后,张实继任制置使负责防守马湖江(今雷波至宜宾之金沙江),宋宝祐六年(1258)10月被元兵所杀。

二.平梁城创筑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清道光《巴州志.山川》中记载:平梁山“山形高大而上平阔,周数十里,俱悬岩峭壁,莫可攀援。惟四隅有小径可通,上下亦崎岖逼仄,不可驰骋……” 这样的地势条件是符合当时余玠“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防御方针的。其具体说,平梁山筑城有三个优势。

1.山势险峻,占有良好的战略位置和地形条件。

“地则坐据要地,壁立万仞,天人助顺,汉中在掌握矣”(清.道光《保宁府志》),这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平梁山作为依山筑城的防御城池,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清道光年间,巴州代理知州福建人朱锡谷,在其编纂的《巴州志》中,更为详细地对平梁山的地形地势作了记载:“出州城西行十余里,山渐高,迤逦以至平梁山下,雉堞参差,望之如天半赤城,缥缈在空际。四围皆悬崖峭壁,仅微径可上,既入城,则平野豁然矣”。

2. 山顶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可供耕种,水源充足,后勤保障条件较好。

这在冷兵器时代,依恃山水之险,亦战亦耕,既可长期坚守,又不至于困死于山上。“平梁山在州西二十五里,四围石壁如城,其上平坦,有地数十亩,古寺龙泉二水,四时不竭”(清.嘉庆《四川通志》)。据清道光《巴州志?山川》记载:平梁城“山形高大,周数十里”,《巴中县志.文化》(巴蜀出版社,1994)中也记载:“……上有良田清泉,可驻万人之师”。由此可以推断,既然“周数十里”,可“驻万人之师”,肯定不止“有地数十亩”。通过笔者实地调查和核实,平梁城顶部面积约十平方公里,这就不仅可以供驻军使用,战时还可以迁徙部分避难的百姓居住。

3. 便于疏散百姓,进行坚壁清野

“平梁城在州西二十五里平梁山上”(清.道光《保宁府志》)。二十五里距离巴州治所也是相当近的,只要一有战事,州之治所就可迁到平梁城中,也便于疏散百姓,进行坚壁清野,实行统一调度和指挥。

三.平梁城与元蒙寇蜀

1元蒙寇蜀与余玠治蜀

蒙古贵族攻宋,始于宋绍定元年(1228),结束于宋祥兴二年(1279)。其对四川地区的大举进攻,是从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七月窝阔台汗“遣达海绀卜征蜀”(《元史.本纪第二.太宗》)开始的。宋端平三年(1236)十月,蒙古攻下成都,占领了蜀中大部州县,不久又全军撤出。宋嘉熙四年(1240)和宋淳祐元年 (1241)又两破成都。

在这种情况下,朝庭于宋淳祐二年(1242)任命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以“自许当手挈全蜀还本朝”(《宋史.余玠传》)的抱负,在局势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赴任的。余玠到任之后就贴出招贤榜,“集众思,广忠益……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宋史?余玠传》)。在认真调查研究之后,他总结了四川各地结寨自保的经验,决定了依山筑城、恃险拒守,以步制骑,建立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于是,四川各地迅速响应,纷纷筑城修寨,出现了许多山间壁垒。也就是说在四川境内布下了许多战斗据点,以屯兵、积粮、保民、战守,各据点之间相互声援,又以各通航河流或官道为联络线,点线结合,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这对遏制蒙古军队(尤其是骑兵)的攻扰,坚持长期抗战,起了很大作用。

2平梁城在抗元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余玠自宋淳祐二年(1242)出任四川制置使,八年之间先沿长江,后逆长江各支流北上,建筑了20个成体系的山城。“这个体系的后卫线以四川制置司所在地重庆城为中心,以嘉定凌云城、合江神臂城、万县天生城、奉节白帝城为两翼。前方线则以合川钓鱼城为中心由会注于钓鱼城下的嘉陵江以及嘉陵江支流沿线的多功城、青居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小宁城、平梁城、大良城、铁峰城、沿沱江流域的云顶城所组成”(袁庭栋著《宋末四川的抗蒙战争》),“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宋史.余玠传》)。

巴州的平梁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于宋淳祐十一年(1251)由都统张实奉命率巴州军民创筑的。

平梁城修建在高山险崖之上,开山采石,垒石为城,伐木为材,架材为屋,虽是就地取材,但工程浩大而艰苦。然而,巴州人民和抗元将士们,在不长的时间,创造出十分惊人的奇迹。“平梁城的修筑更短,‘正月九日兴工,三月既望毕’,只用了两个多月。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这是办不到的”(胡昭曦著《略论南宋末年四川军民抗击蒙古贵族的斗争》)。

创筑平梁城时,余玠即在小宁、平梁、得汉诸城之间活动,并亲率“诸将巡边”(《宋史.余玠传》)。平梁城既筑,且“坐据要地,汉中在掌握,将以为兴复之基……”,并形成了“西有平梁,东南有小宁,两城屹然,实为州境保障”(清.道光《巴州志》)的格局。有了后方根据地,余玠任主修小宁城的谭渊“权知巴州”、“知东路军总管”(清.嘉庆《四川通志》),自已亲率中军“北伐”抗元。在宋元钓鱼城之战中,合州城、渠县的礼仪城、通江的得汉城、巴州的平梁城等十数城互为犄角,牵制了蒙哥汗对钓鱼城的进攻,这些都说明了平梁城在抗元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

主要参考使用书目:

1.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

2.明.宋濂等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

3.明.曹学佺著《蜀中名胜记》,重庆出版社,1984

4.清.常明、杨芳灿纂修《四川通志》,巴蜀书社,1984年影印

5.清.黎学锦等修撰《保宁府志》,道光元年刻、二十三年补刻本

6.清.朱锡谷编纂《巴州志》,道光十三年

7.柏杨著《中国历史年表》,海南出版社,2006

8.胡昭曦《胡昭曦宋史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彭从凯

THE END
打赏
海报
平梁城与元蒙寇蜀
内容 隐藏 1 一.平梁城创筑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