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余氏家训:孝友一家存古道,公平二字守前规

平昌余氏祠堂
平昌余氏祠

平昌余氏祠堂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经150年了,位于岳家镇街道老粮站处,上世纪四十年代,余氏祠堂被拆,现仅存一个余氏牌坊。余氏先祖入蜀制订的家规——积善余庆,巧妙地将姓氏融入其中,它被题写在牌坊之上,更镌刻在余氏后裔的心间,成为一代代余氏族人的精神信仰。

平昌余家是晚清巴中名门望族,进士余焕文在儿子余堃考中翰林修好府第后,把余氏家规“孝友一家存古道,公平二字守前规”刻于余氏官邸中门,横批“积善余庆”,启佑后人。

余堃为余焕文第五子,29岁时入选翰林院,总纂国史,书法在京师颇负盛名。其为人正直,在北京和陕西为官时,树有政声。1912年当选“中华民国国会议员”,因对袁世凯不满,拒绝到任。随后又被推选为“陕西省都督”,仍以不懂军事为由,于1913年弃职,声称“出家”,换上一袭僧袍,取小道悄然回到家乡。

余堃弃官回家后,在岳家创办了金斗寨高等小学堂,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余氏先祖家境殷实,其家规十分严格。其中最严厉的一条是,余氏家人在外不得贪恋钱财,在外如因毁损家族名节,将受严刑,死后不准进祠堂。在言传的同时,余氏先祖更注重身教。1919年,余堃把从友人郑启和那里得来的1000个银元购买20多石谷子的田产,帮助贫困学生购买书籍和到京、省考试的路费等。余堃还捐谷子置田产在岳家助办“十善会”,赡养孤寡老人。每遇到灾荒,庄稼歉收的年景,余氏家族节衣缩食,助赈饥民,受到乡里人的尊敬。

目前,平昌余氏后裔,都能严守家训。据了解,迄今为止,余氏公职人员中无一作奸犯科者。

THE END
打赏
海报
平昌余氏家训:孝友一家存古道,公平二字守前规
平昌余氏祠 平昌余氏祠堂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经150年了,位于岳家镇街道老粮站处,上世纪四十年代,余氏祠堂被拆,现仅存一个余氏牌坊。余氏先祖入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