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川剧兴衰史略

自明末清初,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渐渐成熟,并迅速传播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通江川剧源于何时何地?其兴衰如何?记者通过艰辛采访,再现了这一文化现象。

一、通江川剧源于毛浴

明清时期,由于毛浴的繁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扼县东、县北交通要冲,成为县内驻军次数最多之军事要镇。明末,于毛浴镇设副总府以镇川北,将原设13隘改为5隘(茶坝、望星、洪口、羊圈、土地坎),以副将统之。清康熙2年(1663年)和乾隆15年(1750年),毛浴先后设守备署。守备署主将为四品武官,其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员。光绪三十一年(1905)实行新政,毛浴仍属守备道制。因毛浴自明清以来,驻军较多,修建的古建筑也较多,仅街上便有“一厅、二衙、三较场、四乐楼、五城门、六古庙”。当时,毛浴远比通江县城繁华,这就是通江川剧源于毛浴的根本原因。

要谈毛浴的川剧,就得先谈谈熊敦武。毛浴人熊敦武(1870—1930)清末以经商起家,郑启和驻巴中,相与结交,委他当烟捐督办。后来又投靠刘存厚,派他任边防纵队司令,人称熊司令官,在当地很有名望。他于1918年路过江陵溪时,友人王清高送给他一个破烂戏班。后从绥定、渠县、阆中等地聘来生角曾大林、刘展劲,大花脸廖玉亭和胡猫儿,小生张天福,小花脸伏保全,青衣旦金画眉和粉蝴蝶、花旦张碧桃等共100余人,由杨仕龙当管司,定名为德胜班。

据通江县在解放初期致力于组建川剧团的地方文化名人许尔昌回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还是个小孩子。通江县城也不繁荣,现在的北街当时仅有几间瓦房,城里人很少,还有野猪、麂子进城的事发生。有一次,一头野猪跑到了大堂坝子里(今县政府的门前),引来了很多市民观看。毛浴的戏班子偶尔也到城里来演出,当时不兴卖票,一般都是达官贵人邀请而来。熊老爷作为川剧玩友(爱好者)有时也上台哼几句。我也不认识他,听大人说:‘那个穿袍的就是熊老爷。’听那种口气,熊敦武是很有威望的哟!”

毛浴戏楼达3个之多,当时剧团的经营方式是:先定人写剧本,再由发财人家出钱排练。可以上台时,在居民中再集点钱,也不分多少,愿给就给点。之后便一场接一场地演出,广大老百姓只需到时带上板凳来看戏就行了。毛浴街道一位老人说:解放前后唱得最红的有罗二女子,她唱昆角很吸引人。

许尔昌老先生讲:“当时毛浴戏班子里还有生角朱家遂、大花脸龙一元、丑脸程文建、旦角邓中明等,在当时都很有名。”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川剧兴衰史略
自明末清初,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渐渐成熟,并迅速传播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