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山位于巴中南江与陕西汉中的交界处,为何要取名米仓山呢?
古代的人们从狩猎、游牧到农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据传说,在农耕过程中,古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理环境及气候不同,农作物产出也有差异。他们逐渐发现,秦岭以北不盛产稻米,秦岭以南则盛产稻米,从米仓山北的汉中到山南的巴中是盛产稻米的地方。加上周朝兴起于陕西秦岭以北的渭水北面岐山一带,武王伐封胜利后,建都于镐京,即今陕西西安西南,尔后很多朝代都是在西安西南的咸阳、长安建立都城,秦岭以北的咸阳、长安,成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咸阳、长安,人口集中,人们吃大米,要靠秦岭以南的米仓山一带产出,并从这里运送出去,所以古人们认为米仓山像是装米的仓,慢慢地就把这一带山脉称做米仓山。
传说故事一:
说是大禹20岁就带领人民平治水上,花了13年时间,走遍了大江南北,终于把洪水制服。大禹是神人,他治水期间,来到米仓山一带,看到这里与北方不同之处,就是盛产稻米。他很赞赏这个地方,于是把这一带山脉叫米山。古人敬重大禹,便约定俗成,也将此山叫做米仓山。
传说故事二:
一天一个年轻小伙子正在找野食,突然树丛中跳出一只野兔,小伙子转身就撵,撵着撵着,来到一个洞口。这洞四丈多高,十几丈宽,直通山里,洞内石人石马、石龙石虎,千奇百怪,应有尽有。
小伙子像进了龙宫一般,早把兔子忘得一干二净,东瞧瞧,西摸摸,一双眼睛不够使。走进大厅,正中一座石仓,里面白花花的,照得他睁不开眼睛。
小伙子捧了一捧,哎呀,是一仓白花花的大米,他欢喜地跳了起来,一趟子跑出了山洞,漫山遍野吼:“乡亲们,我找到米仓了,快跟我来,去分米呀!”这一吼,远近的灾民都往山洞涌来。小伙子一人一碗,刚刚分齐,米也没有了。
大家就在山洞里支起锅罐,再添些野菜,吃得又香又甜,心意满足。第二天早上,米仓里又装满了米,就这样,灾民们在山洞里过了一个秋冬的安稳日子。大家便把这洞叫米仓洞,把这匹山叫米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