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川始祖仪陇一世朱仕耀五个儿子去向——揭秘通江至城芝苞朱氏探源
通江至城芝苞之朱,世系婺源,元时居闽,明时迁粤,清时入川,避难通邑。是朱熹曾孙宋理宗附马朱浚之后,与伟人朱德同宗。仪陇朱氏从朱熹第11代“发”字辈起派语为:“发福万海崇仕先,友尚文成荣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贻谋继述耀前章。”前两句来自乳源老谱,后两句为仪陇后代续拟。
仪陇县档案馆所藏清同治十年《朱氏宗谱》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朱聪、朱万父子自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迁至广东韶州乳源县龙溪枫树坪,后移梯下居200年,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朱仕耀“携带家眷移居四川”,落业于顺庆府广安县龙台寺李家岩,为入川始祖。仕耀公娶妻林氏生六子存五人:承先、开先、兰先、满先、文先。
仪陇博物馆收藏的《马鞍朱氏族谱》道光二十八年(1848)朱朝台所写的序记载,林氏及其所生四子,开先、满先、兰先、文先俱迁仪陇县乐兴溪(林氏卒葬乐兴溪梁惠山下),初于梁惠山居数载,又迁马鞍场琳琅寨山下居,开先、满先、兰先子孙俱远徙异地,惟文先创业于此,世居不迁(朱德为文先七世孙)。宗谱只记有四子,那么承先公哪去了?
马鞍文先公九世孙朱香儒说:“其他谱记有承先,可能朱朝台所抄的旧谱遭虫蛀而失掉承先的名字。或许承先留居龙台寺未迁马鞍。”朱明君说:本支朱氏“来于仪”(碑文),世代相传远祖有朱满先,三弟兄避难通邑,一支落业于龙凤后移芝苞,一路到了社口河。派语为“满荣华富贵,万吉明朝廷,法福从四海,友尚成文邦”。这些信息在史料中都能找到答案。
“来于仪”之碑文,朱满先之祖名,三弟兄避难通邑,以及派语用字和辈份年代与史籍记载高度吻合。至于派语中音同字异、错位、遗漏等问题,与芝苞朱氏前辈避难时未带族谱有关。据考,当时仪陇朱氏亦无族谱,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乳源朱氏才送谱到仪。此时芝苞朱氏已“远徙异地”于通江,两地失去联系,只能靠记忆口传,因而有误。
再说仕耀公之子开、满、兰三公由仪陇避难通邑后,“三弟兄”中满先公落业于至城龙凤乡石婆山,数年后徙居芝苞乡创业至今;开、兰二公“一路到了社口河(通江铁佛辖)”。
如上所考,信而有征。故通江县芝苞朱氏是入川始祖仕耀公之子朱满先之后无疑。
芝苞朱氏世系:朱熹为轩辕帝130世(见本卷《朱氏总世系源流考》)。
130世朱熹—131世朱塾—132世朱鉴—133世朱浚(原配薛夫人。薛殁,宋理宗闻其贤招为附马,公主赵氏生二子:长朱林字文茂、次朱彬字圴之,皆进士)—134世朱×(或林或彬)—135世朱友樟—136世朱炳—137世朱埙(xūn)—138世朱聪一郎(明﹒正德年间偕子朱万一郎自闽迁粤,居乳源县龙溪枫树坪后移梯下朱家陇村。配林氏,夫妇同葬梯下上坳岭)—139世朱万一郎(配张氏,夫妇同葬梯下合众墩)—140世朱发×—141世朱福×—142世朱万×—143世朱海×—144世朱崇×—145世朱仕×—146世朱先×—147世朱友×—148世朱仕耀(“尚”字辈,入川一世祖)。一世(148)朱仕耀:康熙五十三年,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携眷入川,居于广安龙台寺李家岩(耀墓龙台寺)。配林氏(墓乐兴溪梁惠山下),生六子存五人:承先、开先、兰先、满先、文先。二世(149)朱满先:嘉庆年间,满、开、兰弟兄三人自仪陇马鞍场避难通江县,满公定居龙凤乡石婆山后移芝苞乡建业至今;开、兰二公一路到了社口河。
文先公仍居仪陇马鞍琳琅寨(墓亦斯。1933年遭国民党破坏,今已修复,但墓碑被砸碎无法还原)。承先公“或许留居龙台寺未迁马鞍”。满先公生子荣州,荣州生子华国,华国生四子:富强、富贵、富兴、富国。以下世系明君兄已有考证,故不赘述。(芝苞“明”字与通用派语“兆”字、铜钵山“绍”字、 营山县“朝”字、仪陇“书”字、乳源“一”字平辈)
〔附〕四川仪陇、邻水、大竹、江浙地区朱氏与广东乳源朱氏在闽时同宗。江浙地区朱氏从朱熹11代起派语:“发福成海从仕克,友尚成文化朝邦。世代书香庆永锡,始蒙纪述耀金章。”乳源岭头朱氏从朱熹11代起派语:“法福万海崇仕克,有上成文化朝邦。贤才一品君相会,衣冠世代永隆昌。”仪、乳前两句个别字不同和错位,皆因口传笔误造成,后两句是两支朱氏后代分别所续拟。仪陇和江浙地区四句派语基本相同,说明是朱仕耀之后
四川邻水县、大竹县邹家坝和欧家乡五斗坑朱氏是广东乳源朱氏的分支。
(作者:朱兆潭 来自:https://www.mala.cn/thread-15295587-1-1.html)
匿名
吾爱巴中@匿名
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