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通江土地改革运动
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至此,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实现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历史性转变。
土地改革以后,政府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继巴中县土地改革结束后,川北区党委以原工作团干部为基础,抽调巴中、通江县的在职干部、教师、农民、积极分子1242人,于1951年11月21日成立通江县土地改革工作团,辖4个分团,9个区设中队,51个乡和1个镇设分队,340个村设工作组。由龙鸣任团长,王叙无、杜国茂任副团长。第一分分团团长杜国茂、吕茂蕤,辖一、五、七中队,负责一、二、三区土改;第二分团团长张立、高秦生,辖二、四中队,负责八、九区土改;第三分团团长程道远,辖六分队,负责四区土改;第四分团团长艾文、党效权,辖三中队,负责六区土改。土地改革于1952年4月结束。
1951年11月,先后召开工商文教界代表会,乡村干部会,农代会、各代会以及工作团干部集中学习土地改革政策。整个土改分为五步进行:第一步发动群众,了解情况,整顿组织,建立“三把刀子”(农会、政权、自卫队),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交待政策;第二步划分阶级,分清敌我阵线,有重点地发展反违法斗争;第三步依靠贫雇农,没收地主的五大财产(土地、耕牛、农具、多余房屋、粮食)和反动富农本人财产,征收富农和祠堂、庙宇出租的土毛地及随地出租的房屋、农具、耕牛、堰塘;第四步查田评产,公平合理分配土地;第五步巩固胜利果实,管制地主,召开群众大会焚旧契,立界碑,确地权。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认真贯彻执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孤立消灭地主,保护工商业,有领导、有秩序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与扩大农业生产”的总政策。全县动员27.9263万人积极投入土地改革运动,占总人口的74.9%。在340个村中,群众发动面达90%以上的103个,占37.4%;达70%以上的184个,占54.5%;仅达60%以上的53个,占8.1%。农会经过整顿,会员由10.246万人发展到13.9796万人;乡村两级农会领导成员中,贫雇农2951人,占领导成员总数的74%以上;乡村政权中有居民组长4664人,其中贫雇农3442人;自卫队员经过整顿,由1.7999万人发展到2.0677万人。运动中收缴地主各种枪、炮69支,子弹1.3775万发,炮弹282发,刀矛、土枪1768件。从严判处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子五种反革命分子,判死刑143人,无期徒刑55人,有期徒刑311人,管制565人,教育释放173人;没收征收3962户地主和2626户富农的田地24.8161万亩,房屋8.4656万间,农具4.0019万件,耕牛7027.5头,粮食(稻谷)46744.21石;共缴获胜利果实折币967056.6万元(旧人民币下同)。有2.0499万户贫雇农分得土地14.2862万亩,占没收征收土地的45%,加上原有土地共25.4537万亩,,户均占有12.6亩,人均1.825亩。分得胜利果实折币57.6374万元,占分配的82.3%,户均18.9万元。
土地改革结束后,以土地改革时期成立的居民组、农业劳动互助组6488个。农业生产推行以户为单位的换工互助制,农业生产出现如火如荼的新局面。1952年12月,维新乡(今火炬镇)李步坤农业互助组获达县专区第一名模范互助组称号。换工互助是干百年形成的农业生产制,很受农民欢迎。因此,农业生产质量,产量普遍提高,到处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农民的生活蒸蒸日上,绝大部分农户每年过春节有1-2头大肥猪宰杀,少数富裕农民能宰杀3头大肥猪,无大肥猪宰杀的是极少数。在市场上每天都可以买到猪肉。农民一日三餐饱饭,少数富裕农民每天两顿酒肉不在话下。我那时在农村读小学,因家庭缺乏劳动力,每年寒暑假、农忙假常给别人换工栽秧、打谷子……每天吃三顿白米干饭,中午和晚上有酒喝、有肉吃。农民个个脸上红光满面,喜笑颜开。下地干活欢声笑语,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田地里哪有不高产粮食呢!再说,农民穿的粗棉布,盖的棉被等生活日用品在市场上随时能买到。缺吃少穿的农民是极少数。从1953年开始,国家每年向农民实行统购统销,虽然有些过头,但99%的农民都有余粮卖。我家系中农,近15亩耕地,庄稼做得不错,粮食产量较高,每年收粮食6000-9000斤,过春节宰杀两头大肥猪,吃、穿、用不成问题,每年还卖给国家余粮800-1500斤,可是好景不长。(作者:杜映祥《巴中文史》2012年第四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