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梁永镇、恩阳区柳林镇、平昌县大寨乡 等很多地方的石壁上都有古人开凿的被称为“蛮洞子”的神秘洞窟,或一个,或三五个,甚至数十个,往往离平 移地数十米,绝难到达,也鲜有人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在民间传说中,“蛮洞子”是古人放置死人尸骸之所,据说,考古专家还曾在平昌县板庙乡的一个“蛮洞子”里发现过人类残骨,但因为没有其他文物佐证其价值,所以也就没有确定这些残骨的准确年代。
如果“蛮洞子”真是古人搁置尸骸之所,或许其中就隐藏着巴人消亡这一千古谜题的答案。
在乡间,缺少文化的人,对于别人家特别讨厌的孩子,常常忍不住会吐出一句非常恶毒的咒骂:“塞石岩的”,诅咒这孩子不能长大成人,会中途夭折,死后尸体会被塞石岩。
“蛮洞子”地处绝壁,正是建于“石岩”之上,“塞石岩”会不会就是将夭折的孩子尸骸放置其中?
秦灭巴国以后,虽陆续有中原移民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块土地最古老的先民就是巴人。中原移民人口数量虽有起伏,但从未完全灭绝,如果“蛮洞子”是他们的杰作,应该不会沦为未解之谜。所以,很有可能“蛮洞子”就是巴人给这个世界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遗迹之一。
考虑到“蛮洞子”洞口长宽均不过1米左右,如果用于安葬成人,似乎并不能轻易将尸体放入其中,若仅仅只用于安放孩子的尸体,反而显得更为合理。
如果这个推断能够成立,“塞石岩”是否表明巴人埋葬夭折孩子的习俗居然绵延至今?如果真是这样,怎么可以想象巴人作为一个族群整体灭绝了,但他们的习俗却能流传至今?
可能的解释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巴人并没有灭绝,而是与后来的移民不断通婚完全融合了。因为他们没有文字,也就无法记录自己的历史,今天也就再也不能将他们与后来的移民区别开来。“塞石岩”这一古老习俗,却因为暗含着必须让夭折的凶恶亡灵尽可能远离人群,也为后来移民所接受而保留了下来。
所以,巴人消亡的历史之谜也就必拥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巴人并没有在巴国灭亡之后完全逃离或被斩杀殆尽,而是完全与后来的移民融为一体。或许,就在我们今天巴中人的身体里,就潜藏着巴人的血脉。
众所周知,元宵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据考证,汉文帝曾正式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曾下令将“太一神”(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祭祀活动也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2000 年来,代代相传,元宵节成了整个中华文化圈的共同节日,影响巨大。
奇怪的是,童年时代在乡间并未听说“元宵节”一词,倒是另一个叫“小年”的节日在时间上与元宵节大致相符。
说“大致相符”,是因为哪怕在我老家梁永这样一个小镇那么丁点儿范围之内,“小年”的时间也不一致。不同的姓氏按自己的习俗确定“小年”的时间,或正月十四日,或正月十五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要知道,不过元宵节或者不按皇帝确定的时间过元宵节都是拒绝遵从皇帝的命令,拒绝遵从皇命的人,岂不是甘为弃民的化外之人?
考虑到历史上巴国为秦国所兼并,并不是巴人主动归顺,而是司马错灭蜀之后仗着军力强大,上演又一场假途灭虢大戏的结果。完全可以猜想,自此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巴人对于中原人的态度绝不会心甘情愿为臣虏。所以,他们对中原皇帝关于元宵节的法令,进行了“结合实际”的变通:把名称叫作“小年”,把时间提前一天,以便在遵守皇帝法令和保留自身传统之间求得平衡。估计这个变通无伤大雅,朝廷也就未予追究。
如果进一步深入考证,那些以正月十五为“小年”的姓氏,大多都是明清之际由 湖南、湖北,甚至广东等地迁徙而来的移民,而以正月十四为“小年”的姓氏,则在这里有着更为久远的生存繁衍的历史。以本人为例,据家谱记载,先祖汉末即迁入此地,至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而我们过“小年”的时间刚好就是正月十四。
这种差异也刚好与早期移民受本土巴人的文化传统影响较大,而较晚时期才来到这里的移民则受中原文化影响更深的客观规律相吻合。
或许,这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在巴中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巴人从未灭绝,只被不断同化。(作者:程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