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佛生团”之创始人岳八仙事宜
岳八仙叫岳季秀,又叫岳文富,生于八月故乳名叫,“八娃”,南江县关门乡小坪子桃树坪(现关门乡三村六组)人。他的父亲叫岳承奇,母亲杨氏。家境贫困极了,三人只住着落脚的茅屋一间。
八娃自小就不爱哭、不爱笑,不爱说话,貌愚钝而秉性朴实、刚直,十岁才就近入学。先生教他念书,他总是不肯张嘴。先生手把着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读,他只默默地看着学,同样不读出声。先生说:“这孩子再教也教不出口来,能读什么”整整读了一年,总算默不作声地该完了《大学》、《中庸》等书。
一年之后,他的父亲死了,家里再也不能送他读书,只有停学在家。他母亲体弱,他年幼小,庄稼种不上,生活维持不下去,贫困逼着他母子俩把自己仅有的几背谷子卖了去租种别人的土地来维持生活。租种了一年,所收的粮食还不够给地主交租。地主因他母子俩做不好庄稼便把他落脚的茅屋拆掉当柴烧,还把他赶走了。
母子无法安身,便到岳家弯(现关门乡三村七组)哀求县典狱官岳少书租给了他俩一块黄泥巴荒地。八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了一些力气,除了种庄稼还经常给典狱官打短工,做杂活,母子俩相依为命,艰苦度日。
八娃读书,先生虽教不出“叫叫”来,但他还是默认了不少字,也懂得些书中的道理和意思。失学后,他常手不释卷地读书,特别爱读“传书”,什么《湘子传》、《八仙传》、《因果传》、《幽冥传》等,在炉火边读,在松明下读,有时侯读得连饭也忘记了吃。
一天,他看到松林观附近有个石洞,便走进洞里。那洞迂曲、幽深,时宽时窄。洞的深处,有天生的石桌、石凳,还有清清的洁泉泪泪地流淌……简直和神仙洞府一样美妙。
于是,他每天晚上独个儿到洞里炼起“道”来,整整炼了三年。
他自认为“道”炼成了,便口称“治病饮人,救苦救难”,划“神水”,采草药,给人们治病,疗效很好,几乎治一个好一个。人们以为八娃有神,便叫他“岳八仙”,或者干脆叫他“八神仙”
岳八仙治病不收钱,最多只收一碗米,一方(平方尺)青布,求医者越来越多。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贼激起,苛捐繁重,瘟疫流行。民国四年(1915年),岳八仙广收徒弟并开始组织起“佛生团”来。凡参加佛生团的先要“敬神立誓”,然后发给用朱红书有“佛生团”的青布标志一幅。远远近近来参加佛生团的人络绎不绝。
当地的团首、保证看到八仙在组织什么“团”,便把他驱逐出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