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余堃的故事
古镇岳家,山水秀丽,民风浮朴,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早在晚清时期,就有余家翰林的许多佳话与传说。
余翰林(堃,光绪庚寅科)家中,是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对其子女或至亲好友的子女,都在家中设馆并亲身执教。授之以诗、词、歌、赋、联,并提供食宿,不收学费。据说。当金斗寨翰林府第竣工不久,一天晚饭后,老进士(道光戊戍科)余焕文先生,带着几个学子散步。小儿子(即余堃)也尾随其后,出后院后门有三步石梯。余老灵机一动说:“我这里出个对子,你们来对,好吗?”众学子齐声回答:“好!请尊师命题。”余老说:’‘就以这三步石梯为题,上联是;‘三步步下地’,你们对下联”话音刚落,走在最后的小儿子随口便时出:“一飞飞上天。”余老惊喜地说:“是九娃子!(余堃家族伯仲排行第九,所以乳名叫九娃子)对得好!”余老甚感欣慰。并解释道;“此对甚佳。因时时子有三条基本知识——就是要词性相对,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即是说要动词对动词,数词讨数词。这个对子都符合了,所以堪称佳对。”
翰林府的家庭教育,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无论是习文、练字.应对进退,都要彬彬有礼。如:长辈对晚辈训话时,晚辈必须端端正正,恭立听教。要求子女在学生时代,不准吸烟、喝酒。有一次,当“余堃”参加殿试归来,在书房里悄悄地用“水烟袋”吸烟。忽然听到外面有急促的木屐声传来,知道是父亲到书房来了,连忙将“水烟袋”插入自己的统靴里,恭恭敬敬地立着,聆听教海。老进士的话,滔滔不绝,时间讲得较长。那知九翰林在慌忙中没有掐息“水烟袋”上发火的纸捻子,把统靴烧了个小窟窿。不敢说,不敢动,直到老进士把话训完走后,才取出烟袋,结果把腿上的肉都烧了一个小黑疤。翰林家教之严,可想一斑了。
1947年,金山中学校长性蔡,每逢寒暑假期,蔡校长的儿子从南充读书回家,都要叫到岳家金斗寨上余、冯两姓家里去学习礼仪。人们都知道,这两个名门望族家里,都是非常讲究礼节的。如果你要到他们家里去耍或者作客,进屋后,必须按辈份喊叫尊称并鞠躬行礼,长辈们才会高兴和喜欢,并夸你懂礼貌、讲礼节。随即给你取糖果,喝香茶,有时还留你和他们同桌进餐、用膳。临走时,你也要喊叫、行礼,这叫“辞行”。不能不辞而别。否则,你不但没有那份口福,还将受到冷漠,视为无知。
余堃中举,才二十三岁。中进士,选翰林才二十八岁,是一举成名。他为人正直,不卑不阿,严厉不苟。书法亦颇负盛名。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编修充湖南乡试副考官后任云南主考官;三十三年改道员用,署陕西提学使兼布政使。“岁节公带数万金,悉以建设学校,士风蔚然”。“严绝苞苴,吏服民情”。清帝退位后,袁世凯任大总统。因余堃在北京和陕西当官时,树有政绩,受到陕西军的拥戴,“当选为国会议员”。由于堃对袁不满。京省函电交促,“屡召之,亦不就。”又被推选为陕西都督,堃仍以不懂军事为由,于民国二年(1913)弃职归里。袁又派人到家,邀任教育总长,望仍拒绝。坚持“结庐金山,以书史自娱,乡居十余年,练团与学,救荒济贫,恒竭力以赴”。办学中,先后有巴中、达县、营山、渠县、宣汉等地的学生来学习,最多时达900多人。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革命烈士刘伯坚是其中得意弟子之一。
民国八年(1919),巴中县川军纵队长郑启和,慕余名望,派人送大洋(银元)二千元到家,堃不接受。经众亲友劝告,又迫于郑的权势勉强受礼。堃将钱用来购买20多石谷子的田产,送给岳家乡“育才会”,帮助贫困学生购买书籍和到京、省考试的路费等。余堃还捐谷子给岳家乡“十善会”,帮助解决贫苦人民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如买棺材、买医药、缝衣服等。余堃还喜欢栽花、种竹、植树,教育家人劳作稻禾、菜园,并派人到南充学习栽桑、养蚕等技术。
共有 0 条评论